久鸣轻喉复水汲,罗布居延白亭稀。籍风未绝小雨沥,应声终得满天渏。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始终具有最根本的意义。中华民族治水的历史源远流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又建成了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不断提高着现有经济发展核心区的水资源保障能力。
着眼未来,胡焕庸线以西的、在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格局中仍然处于薄弱区域的、广大西北地区的调水问题必将历史性的提上日程,成为我国今后大规模水资源配置的重要议题。从南水北调的角度来看,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的建成又将我国传统经济核心区的水资源配置提升了一个高度,在未来继续提高工程效益、充分发挥调水能力且注重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总体要求下,基本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从战略全局和顶层设计来看,以黄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为供水目标的南水北调西线已无多大必要,必须在深入研究西部调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的基础上审慎谋划。
在华北平原诸多调水工程已经建成、大规模水资源配置强度已经较高的条件下,相关后续调水规划必须在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约束下来看——未来华北平原的综合发展压力将更为凸显,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应该成为西部地区调水更大的历史使命。因此,西线调水应该向西部调水的高度转变,即着眼于对整个西北地区的开拓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从整个西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尺度来考虑调水问题。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是指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调水,经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白龙江、渭河、黄河等进入河西走廊、进入南疆、进入鄂尔多斯高原、进入吐哈盆地、进入内蒙古中部、进入北京的宏大调水工程。其中,水源区位于西部地区的南部、受水区位于西部地区的北部及相关可以辐射影响的地区。红旗河包括三条主要支线,即通向鄂尔多斯高原、延安方向的“红延河”,通向内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新疆吐哈盆地的“春风河”。
红旗河干支线全程自流,设计年调水量600亿立方米,可在西北地区新增约20万平方公里的平原绿洲,开发上亿亩耕地。红旗河将沟通西南诸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诸河,辐射影响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涉及全国十个一级流域中的七个,是奠定完整中华水系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从顶层设计、战略规划还是从工程方案的现实可行性来看,红旗河都是西部地区调水最佳的方案。从调水目标来看,红旗河的战略定位更高,将从整个西部的尺度奠定我国西北半壁的发展基础,将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优化、生存发展空间开拓、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边疆稳定等做出重要贡献。从水源来看,红旗河以水量充沛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低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为主要水源,对下游地区影响较小,而南水北调西线的各种方案则从长江流域上游各支流调水,有“拆东墙补西墙”、“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的问题。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有悠久的历史和巨量的积累,因此西部调水应该避免与长江争水,避免给中下游地区造成影响。从工程可行性来看,红旗河不强行翻越或穿越青藏高原,而是绕山而行、顺势而为、全程自流,巧妙利用了相关地区的地形特点,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保障了工程的可行性,避免了渡槽、超长隧洞和超高大坝,极大降低了工程建设的难度和长久稳定运行的风险,可确保工程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是西北地区水土资源开发方面最大的增量工程,也将是扩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巨大增量工程。节约、集约、精耕细作是中华民族的基本功和传统美德,开源则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红旗河的目标不只是在西北地区开垦一点耕地,而是在大量发展高质量、规模化农牧业的同时,打造农牧业绿洲生态系统,继而在生态承载力提高的基础上,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将像一把打开西北地区潜在发展空间的钥匙,迸发出巨大的乘数效应。
南水北调东、中线的任务是改善华北平原的水资源问题,而西部地区的调水则应该立足于再造一个华北平原规模的核心经济带。当然,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在开发西北、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辅助提高华北的水资源保障:一方面可以通过漠北河支线向北京供水,进而间接缓解华北水资源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黄河流域中上游水资源供给量的增加,利用黄河、渭河的联动作用,辐射影响华北地区。因此,着眼于西部全局的红旗河方案是一个综合效益更高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中央的通盘规划、统筹安排下建设。红旗河必将成为新时代建设的最为重大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彪炳史册的伟大工程!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 红旗河 科学研究发展委员会 高淦
|